为全面回顾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精准破解申报难题,系统部署2026年度申报任务,护理学院于10月16日下午召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暨专题辅导讲座(第一讲)。会议由林燕院长主持,崔锦兰书记、李卫红副院长出席。专题辅导讲座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脑病科专家曹克刚教授主讲。学院全体教师、部分外院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共计80余人参会。会议围绕“复盘分析、专题指导、工作部署”三大核心议题,为下一阶段国自然申报工作明确了方向。

会议伊始,林燕院长首先作动员讲话,深刻阐述国自然申报的核心意义,强调国自然项目不仅是衡量学院科研实力、推动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更是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支撑教师个人职称评审与学术成长的重要平台。全体教师需高度重视、提早谋划,以科研突破驱动学科发展。同时,她结合2025年度学院申报数据,全面复盘中标与未中标项目情况:中标项目普遍具备“科研基础扎实、课题创新突出、方案设计合理”三大优势;未中标项目则集中暴露“护理学科门类认知缺失、研究基础薄弱、选题新颖性不足、技术方案不完善”等问题,也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改进方向。

接着,林燕院长明确了2026年度申报工作的三阶段安排:9至10月为启动摸排,统计申报意向;11至12月进入修改凝练,优化选题与方案;次年2至3月为深度打磨,完善申报书。同时,学院将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国自然工作:一、强化团队协作,组建跨学科团队与导师组,整合资源扶持青年教师。二、精准选题指导,强调选题应源于临床实践,契合国家战略与学科前沿,并衔接个人研究基础,鼓励采用新方法。三、注重全过程培育,通过组织讲座、院内培育及经费支持等方式,系统提升申报书质量。

随后,曹克刚教授围绕“选题、设计与申报书撰写”开展专题指导,内容直击申报核心痛点。在选题环节,他强调需紧扣“临床本源、领域稳定、战略契合”三大原则,既要从护理临床实践中挖掘真问题,又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前沿,锚定个人科研基础深耕领域;在研究设计上,需做到“内容适度、路线合理、创新突出、可行性强”,避免贪大求全,确保技术路径可落地;在申报书撰写方面,他明确要求题目简洁精准、摘要要兼具吸引力与完整性,立项依据需聚焦关键科学问题,突出研究价值。针对现场教师提出的“跨学科选题难点”“青年项目创新点提炼”等问题,曹克刚教授结合护理学科案例逐一解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大家收获颇丰。

最后,护理学院党委书记崔锦兰进行大会总结,肯定了学院当前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并对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当前正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动的关键节点,全院上下应以此为契机,深刻认识并高度重视申报国自然项目的重要意义。她强调要提早谋划,精心打磨申报书质量,并鼓励教师们主动与学院沟通,提出专家指导等具体需求。学院将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支持,助力学院国自然申报的数量和质量再上新台阶。
会议最后号召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国自然项目对学校、学院发展及个人学术成长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投身到新一轮的申报工作中,提早谋划,精心准备,力争在2026年实现立项数量与质量的新突破。
(撰稿人:邱适、王娟 审稿人:崔锦兰、林燕 发稿单位: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