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健康行动(2019-2030)将“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列为重点。儿童早期发展涉及社会政策导向与经济发展、家庭经济水平、医疗资源的可及性等社会、家庭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如育儿文化价值观落后、贫困、营养不良、婴幼儿缺乏家庭良好刺激、缺乏早期学习等因素严重影响儿童早期发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中明确指出重视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关注留守儿童早期发展问题。《“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指出,做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的服务能力。
结合202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基于我校和双柏县建立对口支援的帮扶工作实际,护理学院王惠峰副教授申报的《“中医智慧护银龄 传统文化育新苗”—中医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调研与实践》青年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22-26日前往云南省双柏县,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一老一小”两大群体,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社会调查和科普讲座、养老护理服务与孝文化宣传、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医药文化进社区、留守儿童早期发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及中医和谐家文化建设,团队成员专业涵盖中医、护理、心理学等领域,采用理论指导+实践服务+技术传承的模式,为当地群众构建起中西医融合的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当地居民的健康素养,助力乡村振兴。
“学术赋能破解养育难题,中医药文化“润心”滋养精神家园”。在县委党校,实践团护理学院段红梅教授的《神经多样性与家庭内生干预》讲座,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前沿的健康理念与实用的育儿知识,深度解析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彝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了“阶梯式干预”方案,为家长们科学养育孩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昊副研究员的《中医五态人格与传统和谐家文化》专题讲座,将阴阳五行理论巧妙地创新应用于现代家庭教育,还现场演示了五行调适疗愈技术,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中医文化在家庭建设中的独特魅力。
“聚焦关爱留守儿童,祖辈养育共促家庭发展”。实践团特别关注到留守儿童家庭和祖辈养育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举办了“促进家庭抗逆力提升的祖辈互助会”,开创了彝乡此类活动的新实践,实践团师生运用叙事护理的方法,引导5户留守儿童家庭重塑抗逆力,通过典型案例研讨,引发了在场家长们的深度共鸣,分享“温暖陪伴”“正面引导”等实用技巧,让大家在交流中获得了应对家庭困境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着力提升基层医疗能力,中医药文化“固本”夯实健康根基”。针对基层医疗的薄弱环节,实践团专家们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讲座。护理学院王惠峰副教授的《激活家庭健康潜能,提升老年人照护品质》、周英霞助理研究员的《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学院博士生杜天慧的《心血管疾病的管理与中医预防》,为基层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传授了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助力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
“特色项目促进儿童发展,中医药文化“启智”开发成长潜能”。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坊,中药学院23级本科生熊宇晨介绍了制作香囊的中药材及其功效,让家长们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针灸推拿学院23级本科生谢楠、24级本科生康淼淼为家长们分享了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针对留守儿童及家长,护理学院卢娅婷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开展了情绪表达游戏、植物拓染、中药辨识、中药香囊制作、小儿推拿体验等亲子活动和文化疗愈项目,留守儿童在非遗技艺体验中敞开心扉,不仅感受到了中医文化的乐趣,也在活动中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实践团师生还开展了健康咨询,并成功举办了中医适宜护理技术——耳穴埋豆体验活动,团队通过实际操作和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使当地居民亲身体验并掌握耳穴埋豆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支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新途径,有效增进了当地居民对中医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医文携手绘蓝图,共促双柏展新篇”。实践团在健康咨询的同时,还开展了中彝医药健康信息获取与中医适宜技术需求的社会调查,旨在了解双柏县当地居民对中彝医药健康信息的获取情况及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应用中彝医药相关知识与技术,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和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实践团还与双柏县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展开座谈,并参观了县域医共体总院中医医院,深入了解其医疗设施、病房环境、诊疗设备及在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色和亮点,同时掌握了双柏县中医彝药的发展状况。此外,团队在我校挂职干部李笑言老师带领下参观了县文化馆和我校援建的中彝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在县文化馆通过展览厅、多功能活动室及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深入了解了双柏县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在体验馆,学习了中彝医药的养生理念和健康知识,在互动体验中深切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脉搏,更加坚定了同学们不负青春、勇担使命的决心和志向。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一老一小”社会普通关注的两大群体,在团队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精准回应当地健康需求,聚焦养老护理服务与孝文化宣传、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与和谐家庭建设,进一步提升社区文化素养和家庭关系建设水平,提升乡村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研究中医药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发挥中医“治未病”理念和专业特色优势,特别在儿童早期心理干预、养老护理服务中的独特作用,以及其对提升乡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潜在贡献,充分发挥中医药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和意义,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当地社区居民家庭的和谐稳定,强化家庭韧性功能,带动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共同打造“双柏县儿童发展和社区养老服务”的生态环境,探索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中医药和传统文化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教育社会治理模式。同时,实践团着重于个人成长反思,推动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内化于心,实现教育与服务的双重积极成果。
(撰稿人:王惠峰 审核人:崔锦兰 发稿单位:护理学院)